白叶枯病是水稻中、后期的重要病害之一,发病轻重及对水稻影响的大小与发病早迟有关,抽穗前发病对产量影响较大。奈沃国际增产神器其中的杀菌剂带领大家了解下白叶枯病的特征。
症状:白叶枯病主要在叶子上表现症状,有叶缘型和凋萎型。叶缘型常见于分蘖末期至孕穗期发生,病菌多从水孔侵入,病斑从叶尖或叶缘开始发生黄褐或暗绿色短条斑,沿叶脉上、下扩展,病、健交界处有时呈波纹状,以后叶片变为灰白色或黄色而枯死。。籼稻病斑为黄褐色,为灰白色。田间湿度大时,病部有淡黄色露珠状的菌,干后呈小粒状。凋萎型一般发生在秧苗移栽后一月左右,病叶多在心叶下1—2叶处迅速失水、青卷,枯萎,似螟虫危害造成的枯心,其他叶片相继青萎。病株的主蘖和分蘖均可发病直至枯死,引起稻田大量死苗、缺丛。
病原:病原是黄单孢杆菌属的一种,菌体短,杆状,两端钝圆,菌体一端生1—2根线状鞭毛。病菌的生育温度低时10摄氏度,高时40摄氏度,适宜温度26—28摄氏度。热对病菌有较大的影响,致死温度为53摄氏度,10分钟(潮湿状态),在干燥有胶质保护状态下,致死温度为57摄氏度,10分钟。病菌的存活期与环境条件关系密切。从各地收集的菌株,在一套鉴别品种上测定,其致病力有强有弱,大致可分为四群菌系。Ⅰ群弱,Ⅱ群为中等,Ⅲ及Ⅳ群较强及强。
发生特点:白叶枯病主要在种子和稻草上越冬。初次侵染来源,新病区以病谷种为主,老区以病草为主。带菌稻种播种后,病菌由芽鞘和根部侵入引起发病。拔秧移栽时造成大量伤口,有利于病菌的侵入。另外用病稻草催芽或扎秧把堵水洞,也是病菌侵染的一个途径。灌溉水和暴风雨是病害传播的重要媒介。其发生、流行与气候、肥水管理、品种等都有密切关系。